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研工作>>理论信息
理 论 信 息(2024年第三期)
发布日期:2024-05-29
字号:[ ]


 

2024年第三期

 

中共兰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图书馆 2024528

                                                          

 

     

 

1.从《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看巡察工作的制度创新 ……… (2)

2. 依靠严明纪律护航现代化建设……………………………………(6)

3. 让纪律成为党员的“自我命令”……………………………………(13)

4. 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18)

5. 有效的监管促进金融创新………………………………………(22)

6.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8)

7.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重视反向基础攻关…………………………(38)

8.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为国家发展和安全提供战略支撑……………………………………………………………………(45)

9.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56)

 

 

从《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看巡察工作的制度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高度,把巡视巡察全覆盖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2024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其中新增第八章“巡察工作”专章,对巡察工作作出专门规定,凸显了巡察工作在巡视巡察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巡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化基层管党治党实践的坚定决心。

实现了党章对巡察制度规定在党内法规层面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2016年10月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出推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以来,全国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委员会相继建立巡察制度,设立巡察机构,全面铺开巡察工作。2017年7月,中央将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设立巡察机构、开展巡察监督纳入修订后的巡视工作条例,并印发专门意见对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进行全面安排。2017年10月,十九大党章将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写入党章第十四条第三款,与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巡视制度及中央单位开展巡视工作并行。此后,十九届、二十届中央巡视工作规划,《关于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意见》等都对巡察工作作出进一步规定,市县巡察实践探索和制度形成相互交融,不断向纵深推进。此次修订巡视工作条例,单列一章对巡察制度作出全面规定,切实回应了党内监督实践需求。至此,巡察制度的规定在党内法规中有了更具体、更细化的落实。

实现了巡视巡察相关法规制度的进一步贯通衔接。实现法规制度间的贯通衔接是不断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要求。此次《条例》修订注重与现有党内法规制度互动和对接,实现了巡视巡察相关党内法规制度的进一步贯通衔接。具体表现为两方面。

首先,实现了巡视巡察制度与《关于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意见》《关于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的意见》《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23—2027年)》等党内规范性文件的贯通。作为巡视巡察工作领域的政策主张、工作部署,上述规范性文件对巡视巡察工作特别是巡察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此次《条例》修订,将上述规范性文件中的成熟经验上升到党内法规层面,在巡察制度正当性、合理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巡察制度的权威性、规范化和震慑力。同时,对于规范性文件中尚未解决或不得进行创设的内容,在修订后的巡视工作条例中进行了明确。比如,明确将村(社区)党组织纳入县级党委巡察范围,明确巡察工作运行层面的相关问题结合实际确定,实现了巡视工作条例与相关规范性文件间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其次,实现了巡视巡察制度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的进一步衔接。作为规范党的监督保障的党内法规,上述党内法规对巡视巡察监督、对巡视巡察领域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失职失责行为的问责等都有明确规定。比如《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对于“领导巡视巡察工作不力,落实巡视巡察整改要求走过场、不到位,该问责不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党组织或党的领导干部责任。此次《条例》修订,对开展巡察工作的主体、市县党委巡察对象、巡察监督内容等作出全面规定,为巡察工作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为巡察领域违纪问题的处理、对失职失责问题的问责提供了更为权威和精准的党规依据。

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了制度设计和实践支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基层是基础。把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落实到基层,是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组成部分。此次《条例》修订,设立专章对巡察工作作出具体规定,进一步凸显了巡察工作在巡视巡察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考虑到巡察工作的特征,一方面将其作为党的巡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在指导思想、政治目标、功能定位、工作原则等方面与巡视工作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明确巡察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职责、工作程序、方式权限等运行层面的问题,参照巡视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具体确定。这些顶层制度设计有助于组织开展巡察工作的党组织更加准确把握巡察特点,提升巡察监督质量和效率。可以说,这一修订为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党内法规保障,有助于推动巡察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开展,同时也为基层管党治党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以新修订的《条例》为指导,做好市县巡察工作。一是坚守政治监督定位,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此次《条例》修订,明确指出巡察工作“应当坚守政治监督定位”,并对政治监督内容作出具体规定,为巡察政治监督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党内法规保障。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条例》,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巡察工作,必须坚守巡察政治监督定位。把巡视工作方针和政治巡视的话语体系落实到巡察监督的具体内容和监督标准上,确保政治巡察的正确方向;始终做到立足全局,从政治视角审视、谋划和推进巡察工作,确保政治引领贯穿巡察工作全链条和各环节,保障巡察工作的政治效果;保持巡察政治定力,紧盯权力和责任,坚持从政治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推动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巡察政治“显微镜”和“探照灯”作用;要紧密结合基层特点,及时发现和推动解决基层党组织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把“严”的标准传导到基层,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二是提升巡察监督质量,推动巡察工作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此次《条例》修订,在突出强调巡视巡察目标要求统一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基层实际情况和特点,为巡察监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留出了空间。贯彻落实修订后的《条例》,要积极运用这一制度优势,进一步找准巡察监督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的定位,突出体现巡察监督直插基层的特点,提升巡察监督质量,推动巡察工作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强化巡察工作创新,针对巡察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创新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探索符合基层实际、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提高巡察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成果运用,加大政治巡察与有效治理的对接力度,聚焦基层监督和治理所需的各类资源,不断进行系统整合,实现资源集聚效应由形式到质量的跃升。

来源:《学习时报》,2024-05-24

作者:张晓燕 朱静

 

依靠严明纪律护航现代化建设

正在全党进行的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十分必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引。我们深刻领会党中央部署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深刻认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严的要求、严的措施贯穿党纪学习教育全过程各方面,以严明纪律护航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

深刻领会严格的纪律性是对共产党人的本质要求

严格的纪律性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守纪律、讲规矩是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从理论逻辑看,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使命决定的。铁的纪律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特优势,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马克思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恩格斯指出,“胜利的首要条件是严格遵守纪律……这种纪律是一个有成效的和坚强的组织的首要条件,是资产阶级最害怕的”。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无产阶级政党作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自身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一性质天然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纪律是自觉的纪律、平等的纪律。

从历史逻辑看,这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正是靠着严明的纪律和规矩,中国共产党才能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毛泽东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最讲纪律,这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什么时候都不能忘、都不能丢。

从实践逻辑看,这是以案促改的深刻启示。2023年青海6名领导干部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严肃查处通报后,党员干部深受触动、深受警醒。省委深挖背后长期存在的“讲风俗不讲纪律”“条件艰苦没必要太严”等错误认识,以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六问”亮明态度,部署开展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出台党员干部违规吃喝“十严禁”要求,以一系列硬措施、严要求有力廓清认识误区、匡正实干导向,让“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蔚然成风。实践证明,这些举措完全契合中央精神,严出了好氛围、好导向,带动全省政治生态悄然发生变化,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得到根本性增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建党原则,是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必然要求。纪律性作为共产党人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共产党人的“类本质”。只有学习、接受、强化共产党人的纪律性类本质,才能真正把知与行贯通起来,切实增强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准确把握《条例》主旨要义和实践要求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法规,进一步明确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党纪学习教育的重点。青海省委提出“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要求,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至关紧要的共识,与《条例》的要求内在统一。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必须把两者贯通起来,在自觉对照践行中深刻领会《条例》明责、明效、明纪的主旨要义和实践要求,在认真遵循、严格执行《条例》中倒逼干部要干、要清、要严。

准确把握明“责”的深刻内涵,做到干部要干。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干部要干,强调的是觉悟、担当、奉献,这既是从政本分,也是职责所在。《条例》每一条规定都对应着具体的责任,就是告诫党员干部该干的必须干、不干就要被问责处分,也就是“干部要干”。在党纪学习教育中,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以严明的纪律校正思想和行动上的偏差,扛牢责任、真抓实干,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做到不打折、不变通、不走样。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要坚定自觉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以讲政治为根本要求统领各项工作,以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为牵引,扛牢关键底板和重要窗口的首位责任,扛牢高质量发展挑大梁的首位责任,扛牢一域稳则全局安的首位责任,扛牢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的首位责任,扛牢改善民生和服务保障的首位责任。

准确把握明“效”的实践导向,做到思路要清。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路要清,强调的是立场、站位、方法,这既是行动坐标,也是实践要求。《条例》对贯彻执行不力、履行责任不力、处置不力等情况作出具体规定,就是告诫党员干部干就必须干好,不看做了多少动作,关键要有效果,也就是“思路要清”。在党纪学习教育中,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以效为先,进一步匡正干的思路,在强化纪律意识中增强做好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真正做到为结果负责。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抓落实。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抓住产业“四地”建设这个最管用最有效的路径,有效发挥中心城市引领支撑作用,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聚焦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准确把握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中的战略定位,干任何事情都拿生态这把尺子量一量,高标准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城市。聚焦增进民生福祉,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深化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集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聚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建设,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聚焦加强党的建设,紧紧抓住强化思想作风和夯实基层基础两个关键,在求真较真动真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

准确把握明“纪”的内在要求,做到律己要严。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律己要严,强调的是守纪、敬畏、修养,这既是纪律要求,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最好保护。《条例》明确了“不能为”的负面清单,划定了行为边界、纪律标尺,就是告诫党员干部不该干的坚决不能干,干了就是违纪,就要被问责处分,也就是“律己要严”。在党纪学习教育中,要着力发现和解决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自觉拿纪律和规矩来量一量,主动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铁的纪律真正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习惯遵循。要强化引领和倒逼,让抓思想引领成为常态,让谈心谈话、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干部能上能下成为常态,让见事见人见思想见作风成为常态,让从严监督执纪成为常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以铁纪铁规持续锻造铁军

严是纪律的本质特征,只有严才出正气、团结和信心,才出活力和战斗力,这既是关键和根本,也是目的和方法。《条例》持续释放了只会越来越严、不会“歇脚松气”的鲜明信号。毫不动摇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坚决摒弃权宜之计、一时之举的思想,坚决克服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坚决防止转变风向、降调变调的错误期待,以铁纪铁规持续锻造铁军。

坚持抓早抓小。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最前面,树立以问题查责任、以成效明纪律的鲜明导向,从小节入手、从小问题抓起,把严明纪律贯穿日常的教育监督管理中,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

树明擦亮导向。坚持事业为上,突出基层评价,既大力提拔实绩突出的干部,又对德能勤绩廉与所任职务要求不符、不宜在现岗位继续任职的“太平官”“躺平官”作出调整,激励党员干部在大有可为中实现大有作为。

发扬斗争精神。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讲私情,当战士不当绅士,旗帜鲜明反对圈子文化、好人主义;敢于唱黑脸、当包公,敢于与一切违反纪律规定的人和事作斗争。

来源:《学习时报》,2024-05-15    

作者:王卫东,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

 

让纪律成为党员的“自我命令”

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独特优势和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把纪律和规矩写在自己旗帜上。纪律对中国共产党来讲之所以格外重要,是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使命、根本宗旨及其一开始建立就面临的活动环境相联系的。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严明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严明纪律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有严密的组织、有铁的纪律,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性文献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党建设的经典著作中,无不体现对纪律的严格要求。中国共产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将自己定位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而这一定位,就意味着党的组织和组织成员必须是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并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毛泽东认为,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应该体现在本职工作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在军队工作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成为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在统战工作中,应该成为实行抗战任务的模范,处理各党相互关系的模范;在生产建设中,应该成为劳动的模范。除此之外,还要成为学习的模范、团结的模范。用什么来保证使党员成为这样的模范呢?除了党内先进的思想教育、政治训练等方式以外,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途径,就是严格的纪律要求。我们常说的党纪严于国法,就是因为,只有党内对党员的要求高于法律对一般社会成员的要求,才能成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先进分子。

其次,中国共产党是肩负着自己特殊历史使命的政党。

党要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就必须具有强大的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四个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奋斗精神,即“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试想一下,一个政党如何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奋斗精神和强大的战斗力?除了先进的理论武装、坚定的理想信念等因素外,同样重要的原因就是铁的纪律。党的力量来自于组织,而组织是必须由严格的纪律来维系和巩固的。一个组织要有战斗力,它就必须能够保证组织内部高度的团结统一、步调一致;它就必须能够保证组织整体上运转协调、政令畅通;它就必须能够保证组织成员廉洁奉公、恪尽职守,而这一切都必须以严格的纪律为前提。一个没有纪律的组织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毛泽东讲我们党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周恩来在引用这段话时着重强调:“毛泽东同志特别把有纪律放在最前面,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是决定党能否坚持革命、战胜敌人、争取胜利的首要条件。

最后,中国共产党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一切工作根本宗旨的政党。

如何保证始终把党的根本宗旨落到实处,保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一靠国家根本制度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二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宗旨意识。而这两个方面,都离不开党的纪律保证。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利益。如何保证这种制度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保证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现实中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要靠党的纪律。如果党员干部没有纪律底线,那么制度所赋予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就无法完全兑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会遭到损害。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缺乏纪律意识,那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得不到有效贯彻。党员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则更是与人民利益的实现息息相关。为保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得到落实,必须强调党的纪律。

纪律教育是我们党内教育的重要内容

纪律对于党的重要性决定了我们在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中都必须把纪律放在重要地位。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强化纪律意识,明确纪律要求,做到心中有纪律,行动守纪律,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而要做到这一点,纪律教育就成为我们党内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是增强纪律意识教育。就是让纪律真正成为党员心中“带电的高压线”,成为党员意识中的“自我命令”。纪律的基本作用就是规范和约束,通过这种规范和约束,来预防各种逾越红线的现象发生,防止各种不利的后果出现。这种规范和约束只有为大家所真正理解和接受,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方式,纪律的预防功能才可得到更好地发挥。这些年,我们从一些现实的案例可以看到,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问题,就是因为纪律意识淡薄,甚至脑子中完全没有纪律这根弦,没有对纪律的敬畏意识,做事情我行我素。我们进行纪律意识教育,就要让党员干部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有纪律、有规矩的。作为这个组织的成员,就要按照这个组织的纪律和规矩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搞特殊。

二是明确纪律要求教育。党的纪律体现在多个方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党的纪律分为六个方面,即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这些纪律对党的组织和党员各个方面的行为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出了明确的规范。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把党的组织和党员“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哪些事可以个人对组织或组织对个人、哪些事必须组织对组织,哪些事可以简化程序、哪些事只能按程序办,哪些事该发扬民主、哪些事该坚持集中,哪些事由自己决定、哪些事该请示报告,都要规定得明明白白”。有了明确的规定,党组织和党员就有了明确的遵循。但要遵循,就必须知道遵循什么,纪律要求教育,就是让党员知道党在各个方面都有哪些基本的纪律要求。

三是强化纪律执行责任教育。纪律之所以管用,就在于纪律是强制性要求,是刚性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列出了各种违犯纪律现象的负面清单,并明确了对各种违纪问题的处分,就是要告诉大家,如果违犯纪律,是要受到相应惩罚的,以此来彰显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并使纪律更好的起到警示作用。如果违犯纪律而没有受到处分,那纪律就会成为“稻草人”。所以,纪律执行中的责任就十分重要。过去有些问题的发生,不是没有相关规定,而是这样的规定没有得到执行。更应该引起警示的是,如果纪律得不到有效执行,将会造成一系列的后果,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危害。所以,对负有领导、监督等方面责任的党员干部加强纪律执行责任教育,是纪律教育的重要任务。

来源:《学习时报》,2024-05-17

作者:戴焰军

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

——读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六个方面高屋建瓴地勾画了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总体框架。《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是其中第二部分,收录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这篇重要文献对如何认识网络空间、如何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如何做好网络舆论引导以及依法治理网络生态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是我们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凝聚互联网共识、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南和实践指引。

深刻认识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认识和理解新事物是善用善治的前提。在这篇重要文献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和推广使用,及其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造就一个庞大而又空前繁荣的网络社会,对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造成了巨大冲击,也对个人造成重要影响。从信息传播角度看,互联网通过技术赋能方式重塑了传统社会的信息交互方式,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种信息传播交互方式的变化会对广大网民“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于网络空间的巨大能量,我们一定要有清晰认知。

网络社会越是发展,网络生态就越是多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然而,网络信息的海量和不可控性也导致了负能量的传播,损害网络生态,破坏社会和谐。有鉴于此,必须共同努力消除网络社会“乱哄哄”的现象,否则,“就什么事也办不成”;要共同努力“凝聚共识”,“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对领导干部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提出明确要求

网络民意本质上是现实民意向网络的映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降低了民众表达意见的门槛,表达的便捷性使得亿万网民能够直接、自主、真实地表达诉求和看法,成为政府了解民意的新场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政失者在草野”,很多网民称自己为“草根”,那网络就是现在的一个“草野”。群众在哪里,群众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要求我们要正确对待网民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新渠道。

互联网构建了一个具有强大包容性的表达空间,海量异质性的民众带来了多元化的诉求、意见和建议,成为体察民情、搜集民意、倾听民声、回应关切的重要阵地,其广泛性和多元性能有效拓宽决策者视野,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提高这项本领。

为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指明方向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善于从网络中发现、吸纳民意,及时吸收建设性意见,同时还需要我们善于引导民意,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指明了方向。

如何做好网络舆论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如何通过内容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生态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首先,要了解群众,针对各类群体网上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注重传播内容的个性化处理,善于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做到小而美、多而精,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其次,增强议题设置能力,该说的要说到位,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再次,贴近网民,善于运用“网言网语”,不要板起脸来说教。最后,重视技术创新,在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上做文章,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使正面宣传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用户黏性不断增强,构建主流舆论强大动能。

网络空间在给人们带来表达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网络表达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问题。一些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等内容的信息严重毒害网络空间,如果治理不好,这些不良舆论就会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威胁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安全稳定与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对于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和打击;对于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言行,也要坚决管控。必须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为建设“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精神家园指明了正确方向。

来源:《学习时报》,2024-05-22

作者:黄小勇

 

有效的监管促进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关键,是衡量一国金融甚至是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但金融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的同时,也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有效的监管是促进金融创新的制度保障。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从将“各类金融活动”到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可以看出金融监管的范围及边界在扩大,党中央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的决心在不断增强。

把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有重要影响,金融监管可以对金融创新提供指导和规范,以确保创新产品和业务的合法性和稳定性。金融监管也会加大金融创新的成本,以防止金融风险的累积和传播。因此,金融监管机构需要在促进金融创新和维护金融稳定之间寻求平衡,以确保金融系统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从理论逻辑看,一方面,金融创新与金融回报直接相关,金融市场交易者会因利益激励而进行各类创新,在创新中有可能会不断放大风险,成为威胁金融稳定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为金融安全而设计的金融监管制度,在降低金融风险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创新成本。另一方面,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是可以统一起来的范畴。金融监管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基础和保障,金融创新所要求的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必须建立在金融监管的基础上,缺乏监管的金融创新会加剧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导致金融动荡甚至危机;金融监管并不只是为了实现金融稳定,更注重金融稳定基础上的金融创新,有效的金融监管既要维持金融系统的长期稳定,也要确保金融市场的持续繁荣,在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现阶段,“稳中求进”是我国当前工作的总基调。“稳”是大局和基础。金融工作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进”是方向和动力,要在不断创新中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稳”和“进”实现辩证统一,金融才能实现更周全的“稳”与更高质量的“进”的良性互动。

从历史逻辑看,没有金融监管制约的金融创新会带来包括技术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等方面的挑战,监管机构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以确保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世界金融发展的演进历程总是伴随着“放松监管—创新过度—金融危机—严格监管—压制创新—放松监管”的循环更替。例如,20世纪20年代,奉行“自由放任”的美国政府放松了金融监管,美联储修改保证金交易制度等金融创新加速了美国股票市场从繁荣走向泡沫的过程,股票市场上聚集了大量过度投机,1929年10月华尔街股市发生大崩盘并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大萧条期间美国信用体系遭到毁灭性破坏。在此背景下,美国国会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逐步形成了分业经营的严格监管制度。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风险,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不同行业之间的交叉创新。

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简而言之,是指在金融领域中引入新的产品、服务、业务模式或技术,以提高金融效率、降低成本、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主要表现为金融主体为适应金融发展需要以及对金融产业盈利的追逐,重新组合原有金融要素,创新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或金融制度。当这种创新内生于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服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要时,能够有力地促进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这种创新形成的新的生产能力,会引起经济体的整体创新和技术进步,因此应当予以鼓励。如果只是以金融创新之名行监管套利之实,通过所谓的新产品或新服务规避金融监管,摆脱金融规制,就会出现金融体系自我服务、资本“脱实向虚”等现象,这类创新不具备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更谈不上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势必会导致金融风险,对此,应及时加强金融监管,监管、对监管的监管都要“长牙带刺”,及时发现问题并坚决亮剑。

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竞争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机理,这决定了金融创新必须以法治为圭臬,不可无规矩地展开,也不可将任何调整变动都视为“创新”。从1997年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国围绕金融工作领导体制、监管机制和风险应对等核心环节着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步确立起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当前,我国正在着力构建更加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稳定与安全。

科技赋能促进金融监管创新

金融监管创新是指金融当局自觉适应金融的发展变化,超前进行监管方式的相应变革。近十年来,科技和金融的融合与渗透,加速推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快速诞生了一个新兴领域——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对金融创新产生建设性的积极作用,促进金融产品质量与金融行业效率的提升,但也可能给金融行业带来破坏性的负面影响,衍生相应的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监管压力。当前,金融科技监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难题,各国都在探索如何用高科技手段对金融科技领域实现有效监管,在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中寻找平衡。国内外包括我国,近几年针对控制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密集出台了不少管理办法。对这一新兴领域,客观上需要金融监管机构进行监管理念与监管机制上的创新。

在理念上,树立“科技驱动型”的监管思维,利用科技赋能将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金融科技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但也可能带来网络安全风险、市场垄断、数据权属不清等问题。监管主体需要利用科技手段对各类金融创新的风险进行评估,提升监管能力,实现金融稳定和金融创新的双重目标。2014年我国明确提出监管科技相关的工作。2022年《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对金融科技创新实施穿透式监管。2023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及证监会的“三定”方案,均提出要加强科技监管,建立科技监管体系,制定科技监管政策,构建监管大数据平台。监管部门在不断探索“科技驱动型”监管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2023年底,央行上海总部披露了三个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的应用,如浦发银行的“基于隐私计算技术的异常交易监测服务”,上海农商行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业产业链融资服务”,以及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市联合征信有限公司的“基于联邦学习技术的普惠融资服务”等。

在机制上,探索金融科技“沙盒监管”模式,在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间寻求平衡。“沙盒监管”是指提供一个能够为金融科技创新营造良好制度环境的“安全空间”,金融科技企业可以在其中测试创新产品、服务、模式等,监管当局可以对金融科技实施创新型监管。“沙盒监管”犹如在相对有限的环境中开展金融创新试验,若试验成功,则可以全方面推广;若试验失败,则可以随时中止,即时防范金融风险的扩散。在国际上,“沙盒监管”被不少国家与地区广泛采用。近年来,我国在吸取域外经验的同时,也在打造契合本土国情与国际趋势的中国版“沙盒监管”。2018年12月,我国已经在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四川、陕西等十个省市开展金融科技“沙盒监管”试点。如今试点已满5周年,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也进入了“投入—产出”密集期。“沙盒监管”强化了监管对金融科技创新的引领、护航和孵化作用,为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来源:《光明日报》,2024-05-21 

作者:董小君,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局和长远、着眼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必须深刻领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走在前。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任务,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对于我们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上海有效应对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变化,必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更早、更大、更直接。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努力掌握先进生产力质态,才能在世界经济发展方式、分工格局和治理结构重塑中占据优势地位。我们要更加坚定自觉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继续做大经济总量,提升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地位和全球经济治理影响力。

上海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量子科学、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总体来看,很多新技术、新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许多领域各国的基础和水平还比较接近,这为我们实现“弯道超车”“换道超车”提供了有利条件。上海肩负着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使命。我们要抢抓机遇,聚力推动前沿新兴领域创新突破,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努力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

上海加快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海仍处在新旧产业接续期和新旧动能转换期,对旧动能的依赖还比较大,新动能的推动力还不够强,产业发展也面临日益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经济发展质效的治本之策。我们要着眼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经济增长的接续力量。同时,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抓手,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加快从过去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努力推动上海经济高效增长。

坚持系统观念,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工程。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遵循科学的方式方法,从上海实际出发,加强整体谋划,做到统筹兼顾,在工作实践中着力处理好四个关系。

处理好“长”与“短”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资源禀赋为基础,扬长补短,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在补短板、强弱项的同时,更加注重锻长板、扬优势。上海的优势在于科技综合实力强,拥有数量众多的国家级科研平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和外资研发中心;在于产业转型升级早,基本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在于人才资源总量大,全市人才规模达到675万人,仅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人才数量就超过80万人,这些都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有利因素。我们要持续深耕具有比较优势、领先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着力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努力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

处理好“立”与“破”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先立后破的原则,把握好工作节奏,稳扎稳打向前推进。尤其是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看待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对上海来说,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在经济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部分产业还是优势产业,通过技术升级、设备更新、数字赋能、业态焕新等途径,这些传统产业也可以脱胎换骨,孕育形成新质生产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对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低效益的落后产能,要持续做好清理淘汰工作,为发展先进产能腾出更大空间,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延伸。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我们要针对前沿科技创新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性强等特点,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良性互动。一方面,加快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大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速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资源向企业汇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有组织推进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优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发展与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其自身发展也需要不断夯实安全根基,努力做到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突破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技术伦理等问题日益凸显,一些颠覆性技术也存在被滥用的风险,必须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切实守护好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我们要着力构建保障技术创新的高效能治理体系,加强对新技术、新应用的安全监测预警,及时完善法规标准和监管办法,明确安全边界,探索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共治机制,规范引导新技术、新应用安全有序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安全环境。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动力,产业是载体,资金是支撑,人才是关键。当前,上海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以加快建设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主攻方向,统筹牵引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动“五个中心”联动发展、耦合共生、相互赋能,更好促进科技创新、实体经济、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努力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着力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把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推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功能全面升级,努力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一是打造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和保障在沪国家实验室及基地、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质量运行发展,完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建好用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更多原创力强的“链主”企业。二是提升重点领域基础研究水平。加强基础研究系统部署和前瞻布局,推动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前沿科学中心,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建立健全高风险基础研究风险分担机制,力争取得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三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组织实施模式,完善行业、企业出题机制,优化“揭榜挂帅”“赛马”等实施路径,努力破解一批“卡脖子”环节,在产业发展最前沿、最具潜力的领域抢占先机。四是健全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张江高新区、“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加快打造一批高质量孵化器,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构建科技咨询、研发测试等全链条科研服务体系,努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产业资源集聚耦合、叠加碰撞,形成产业发展“核爆点”。

着力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水平。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一批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一是推动“2+2”,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一手抓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两个转型”,促进数字技术深度赋能传统企业发展,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鼓励钢铁、化工、电力等传统高耗能企业实施绿色化技术改造,建设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和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努力把传统产业打造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二是壮大“3+6”,打造新兴产业创新高地。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勇担使命任务,深入实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下大力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六大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三是培育“4+5”,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行动方案,持续加强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未来产业方向布局,聚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和技术堵点,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径、投融资模式和支持政策,努力在若干细分领域率先确立产业发展优势。

着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着眼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全链条、全过程,积极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大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以高效率资金供给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一是推动金融更好支持全过程创新。依托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重要平台建设,健全以科技信贷、科技保险、股权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基本架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专业化社会组织等作用,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打通科技企业孵化的“最先一公里”。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升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科创板等功能,打通科技企业上市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推动金融更好支持产业体系升级发展。引导金融机构适应技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特点以丰富产品和服务,探索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数字金融等新业务,整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为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三是推动金融更好支持经营主体稳健发展。特别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完善普惠金融顾问制度、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平台、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等服务机制和政策工具,进一步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水平,努力促进广大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制定实施具有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深入推进人才和教育、科技资源融合集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是放眼全球加快集聚高层次人才。发挥开放引才的综合优势,深入实施人才高峰工程、重点产业人才引育专项等计划,持续打响“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品牌,大力引进集聚一批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的战略科学家及其团队,更大规模引进海外青年才俊。同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二是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加大人才发现、推荐、评价等各环节放权松绑力度,深化职称评定、科研经费管理等改革,建立健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等机制,构建梯次合理的金字塔形人才结构,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三是打造高品质人才生态。精准对接人才在落户、安居、出入境等方面的需求,深入实施全球人才优享服务、人才全周期服务改革,整合优质资源,提升服务品质,努力营造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

来源:《学习时报》,2024-05-24    

作者:龚正,上海市市长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重视反向基础攻关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深入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前进方向。

科技创新活动的三种主要类型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推动了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不同,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一般来讲,科技创新活动大致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从0到1”的原创性基础研究,“从1到100”的应用接力放大研究,“从1到0”的反向应用基础研究。

第一种属于自由探索和纯兴趣导向类。科研人员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在好奇心驱动下开展科学研究,来揭示现象、规律和事物的本质,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科学发现层面,意味着从无到有、前无古人。这类研究弥足珍贵,具有基础性、颠覆性和引领性,也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常常在初期遭遇质疑或不被认可。但是,一旦成功就会成为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对科技创新甚至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变革。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得出重要结论是“从0到1”基础研究的三步曲。

第二种属于应用研究类。立足于系统验证、科研成果应用,科研人员根据自身实际,在他人研究发现、发明的基础上,结合各种应用场景需求进行扩展研究,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走向应用,这是大多数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创新的主要类型。

第三种是需求牵引类。目标导向很明确、重大需求很急迫,科研人员通过集中科技攻关,突破核心指标、实现装备应用后,再回过头来“细嚼慢咽”,梳理和凝练技术瓶颈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就像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多胃消化过程一样。

在这三种类型中,第三种是非常有意义却又很容易被忽视和轻视的科技创新活动。这是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从几十年来的简单追逐、模仿,向并跑甚至领跑转变的关键一环,也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

一般来说,一个产品、一项技术往往要经过3次迭代升级和创新才可能实现领先。首先是跟跑,虽然会跑得满头大汗,但这是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其次是跟跑得差不多了、关键参数都追上后,就要有组织地回溯找出“从1到0”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靠应用场景驱动,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及时把跟跑时漏掉的“西瓜”“芝麻”捡回来,尤其是把埋在地下的“大钉子”拔出来,经过这一过程后就可能实现并跑或局部领跑;最后是领跑,要想实现整体领跑,要么必须在技术上有秘诀,要么在科学上有新原理、新现象、新工艺的发现和发明。经过这3次升级迭代,一个产品、一项技术就基本能实现创新发展和自主可控。

大力提升反向基础创新能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筑牢基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重要结合点,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发挥好基础科学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科技人才培养主阵地的关键性作用,加快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筑牢基底。当前,高校应组织更多科研力量,集中攻关从系统、整机中梳理出来的“从1到0”的问题,大力提升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为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贡献力量。

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有组织的科研强调集中力量、集中优势进行科研攻关,产生更多重大战略性成果,实现更多的原始创新突破。对于高校而言,就是要把国家重大的战略性需求和行业前瞻性技术革新转化为学科学术的前沿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要精准对接需求,形成清晰的主攻方向,明确哪些领域可以做、哪些人可以做、还缺哪些人等问题。对于定向性的基础研究,如果没有组织就是一盘散沙,靠单打独斗很难坚持下去。一个大团队往往是靠应用起家、不断积累壮大的,现在要分一些人力、物力、财力去做反向基础攻关,团队带头人的科研追求和视野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这很难成为一个自觉自发的行为,更不是简单号召一下“理工交叉”“多学科交叉”就能解决的。要强化组织创新,进行分类评价改革,推动科研力量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协同攻关能力。长期以来,西北工业大学的系统、整机、型号研究能力比较强,也很有特色,这为梳理出“从1到0”的关键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西北工业大学10余个大团队正在开展“从1到0”的有组织科研,努力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

强化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双向互动。通过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规律,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并不断向基础研究领域转移。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只有全面加强基础研究,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发展和安全。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在核心技术攻关中,做工程系统的科研人员最熟悉科技产业发展需求,对关键核心技术背后的卡点、堵点、痛点问题比较了解。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从产业需求和实际应用出发,凝练出重大的基础科学问题、抽象出理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规律,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好不好、行不行,最终也是由做工程系统的人来检验。因此,要支持做工程系统的科研人员成为甲方,去当“出题人”和“阅卷人”,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引导和鼓励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瞄准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不要发散、不要多靶点,用“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潜下心来开展研究。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鼓励擅长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做乙方,去领题、破题,加强底层技术攻关,做好“答题人”。

实现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上下对齐。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这就要求科研组织要正确处理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关系。我们要尽可能把“从1到0”与“从0到1”的人结合起来,把擅长“向下挖到根的”与“向上捅破天的”人结合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自上而下的需求牵引与自下而上的技术推动双向发力、上下对齐。否则,会出现对工程应用中的痛点搞基础研究的漠不关心、基础研究中好不容易取得的进展又对工程技术毫无帮助。只有上下对齐、各向同性,性能才高,效果才能最大化。高校要深度融入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主动适应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的规律,加快变革科研范式。优化科研团队结构,建立任务驱动的科研组织模式,将具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科研人员通过项目或跨学科科研平台汇聚到一起,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更好地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战略性工程,要牢牢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坚持系统观念,解决好“从1到0”的问题,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以实际行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来源:《学习时报》, 2024-05-20    

作者:李言荣,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为国家发展和安全提供战略支撑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为国家发展和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深刻认识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和世界大势出发,作出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面对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和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意义。

科技自立自强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有力支撑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国内大循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强大科技作支撑,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发展新质生产力。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促进经济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风险挑战、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之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部分国家将科技创新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在出口管制、投资审查、单边制裁方面不断采取针对中国的举措,大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打压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部分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解决“卡脖子”问题,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才不会被迟滞甚至被打断。

科技自立自强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的必然选择。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会引发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进而改变国家力量对比,重塑世界竞争格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各国竞相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围绕未来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难得的赶超战略机遇,我们必须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先一步,赢得国家发展和安全的主动。

我国科技创新重要成就为国家发展和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奠定了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科技实力大幅提升,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夯实。科技整体实力显著提高。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超过3.3万亿元,是2012年的3.2倍,居世界第二位;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4%,超过了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居世界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多年蝉联世界第一,高被引论文数保持世界第二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3年的第12位。基础研究能力大幅增强。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加,从2012年的499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2212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从4.8%升至6.6%。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类脑芯片等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祖冲之号”成功问世。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布局。国家实验室组建运行,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部分重点行业领域科技领军企业不断壮大。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显著,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位。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散裂中子源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挥重要作用。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链产业链自主性不断增强。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我国在深空、深海、深地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并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时代,探月工程顺利实现三步走目标,嫦娥四号首登月背。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全球化运营。潜水器无人、载人谱系化发展,“海斗一号”无人潜水器完成万米海试,“奋斗者”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实现常态化下潜作业。“地壳一号”钻井深度超过7000米。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引领产业发展。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技术有力推动“中国制造”迈向更高水平。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5G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国家重大需求。有效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为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川藏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关键技术和装备。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系统掌握高铁建造成套技术,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在各种气候环境和复杂艰险条件下建设和运营高铁的国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特高压输电走在世界前列,光伏、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储能、制氢规模居世界首位,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创新供给能力持续增强,支持人民高品质生活。科技创新支撑健康中国建设。围绕新冠病毒变异与监测、疫苗和药物研发、疾病救治等重点领域方向持续开展应急科研攻关,打了一场成功的科技抗疫战。聚焦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等重点领域和临床专科,建立50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累计研发成功87个一类新药,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重离子加速器、腔镜手术机器人、体外膜肺氧合机等高端医疗装备取得突破,为人民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科技创新支撑美丽中国建设。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推进,在保护蓝天碧水净土、修复脆弱生态、发展循环经济中凸显科技的力量。推广应用煤炭清洁高效燃烧、钢铁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等关键技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在全球率先实现“沙退人进”。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取得新进展,为全球绿色发展和生态安全作出中国贡献。科技创新支撑平安中国建设。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高司法等领域的智能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深入开展“科技兴警”行动,在反恐防暴、网络攻防、数字身份识别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创新成果,有力支撑社会治理水平提升。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智能监测、处置救援装备和综合支撑技术广泛应用,在地震、暴雨洪涝灾害和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对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超过95%。研发土壤退化阻控和健康保育技术产品,有力提升黑土地保护、盐碱地综合利用、红黄壤酸化防治水平。推进大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机装备自主化、产业化,国产农机占比超过90%。深入推进科技扶贫精准扶贫,科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时代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宝贵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遵循,蕴含着党领导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宝贵经验。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一以贯之。

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化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不断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完善党中央在科技领域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的制度安排,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统筹解决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实践一再证明,只有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科技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才能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才能在国家发展和安全中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作用。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自立自强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与时俱进的新要求。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遵循创新规律、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科技创新道路。这一道路要求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突出国家战略抓重点,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改革驱动发展,开放促进创新。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发展和安全。

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才能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态势,加强前瞻布局,积极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赢得未来发展主动。面向经济主战场,才能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科技强促进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有效突破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建设、重大战略产品研制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的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支撑应对公共卫生、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等重大突发事件,为疾病防控、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科技惠民产品,科技创新才能为人民美好生活作出应有贡献。

坚持“四抓”的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指明了做好科技工作的方法路径,是政府科技管理工作的行动指南。赢得战略主动,必须做好战略谋划,紧扣建设科技强国战略目标,把握国际科技发展趋势,找准科技创新战略方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才能实现改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良性互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制定中长期规划和五年规划,明确科技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确保战略部署高效实施、战略任务落到实处。强化服务意识和能力,切实为科研人员减负、为创新主体松绑、为创新活动清障,才能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力支撑国家发展和安全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力支撑国家发展和安全。

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保障产业链韧性和安全。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强化各类科技计划的统筹协调,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围绕重点产业链,着力突破关键基础材料、元器件、零部件核心技术,补齐重大技术装备短板,保障重点产业的创新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以科技创新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赢得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发挥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要素作用,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接续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强基础和前沿领域前瞻布局,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稳步增加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坚持目标导向,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鼓励自由探索,开辟新的认知疆域,孕育科学突破。持续深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充分发挥科学基金的独特作用。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动力和潜力。提高科技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超前布局高端人才供应链,加强基础学科和紧缺类学科建设,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实施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促进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优化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构建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促进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完善国际化人才制度和科研环境,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鼓励支持各国科学家围绕解决全球性问题挑战共同开展研究。

来源:《学习时报》,2024-05-22  

作者:阴和俊,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 

 

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落实到位。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科学指引。

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时代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全面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越需要统筹好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高水平开放为深层次改革提供重要动力。随着改革持续深入推进,一方面,改革将更多涉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必然触动既得利益,改革难度增大;另一方面,改革将更突出系统性,对内外有效统筹、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等提出更高要求,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体制机制。比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这就要求加快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为重点,以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及各地自贸区等开放平台为载体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有利于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等取得突破,有利于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是最大的改革。要通过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解放思想、消除壁垒、拓展制度创新空间,为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以开放的主动赢得深层次改革的主动。

深层次改革为高水平开放提供制度保障。我国对外开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要积极主动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在客观上要求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创造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和环境,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在内外统筹框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比如,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核心是推进国内相关领域的深层次改革和制度建设,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尤为重要的是加大知识产权、政府采购、重要数据认定等领域改革力度,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市场体系,将有助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高水平吸引和利用外资提供制度保障。

深刻认识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意义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以更大决心和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是增强中国式现代化根本动力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从国内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一系列长期积累形成的矛盾和问题,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为凸显。从国际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客观上要求更好统筹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全球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源泉。

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逐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需要新的生产力引领传统发展方式变革,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看到,当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还大量存在,一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未根本转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绿色低碳转型压力大,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生产力不断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新质生产力跃升,有效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就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向扩大开放要活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正确处理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等关系,以深层次改革激发新动能和扩大开放新空间,以更高水平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落实统筹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重点任务

新征程上要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开放,统筹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提高改革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开放的广度、深度和宽度,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结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面临新的任务、更高的要求,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在工作上见实效。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统筹谋划改革开放,系统性考虑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协调联动性,从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鼓励创造性的角度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行顶层设计。同时,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顶层设计指引下鼓励各地方、各行业积极寻求有效解决发展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加大典型经验交流推广,以实践探索经验来不断丰富完善顶层设计。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深层次改革。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加快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为抓手,推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关键领域制度规则统一,建设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各种生产力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以更好发挥财税体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为重点,积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部署,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重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聚焦投资、贸易、金融等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加快培育外贸增长新动能。进一步完善外贸管理方式,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和应用,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离岸贸易、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支持对外开放平台探索制度创新,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支持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新区开展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试点,完善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布局和功能,支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强规划对接、机制对接、市场对接、项目对接,加强共建“一带一路”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相衔接,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

完善统筹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落实机制与激励机制。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开放任务,更需要加大抓落实的力度,加快完善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精准高效的落实机制,调动各方面改革开放积极性,健全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凝聚改革攻坚合力,推动改革开放各项举措落地见效。统筹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对各部门、各地方和各领域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效协调、协同推进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不折不扣抓落实,胸怀大局、干在实处。有效发挥督查督导作用,充分肯定典型经验做法、激励创新,同时及时指导帮助改进工作、鼓励进步。加快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释放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的信号,积极营造激励干部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来源:《学习时报》, 2024-05-27   

作者:王蕴,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