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论 信 息
(2024年第四期)
中共兰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图书馆 2024年6月24日
目 录
1.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彰显鲜明特色 ………………………… (2)
2. 以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社会活力…………………………………(8)
3. 解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道题………………………………(11)
4. 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17)
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4)
6. 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引擎……………………………………(30)
7. 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37)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彰显鲜明特色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彰显出
鲜明特色。
更加注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改革的总体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方法路径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战略性、指导性的重要思想和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以组织方式变革引领改革。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委员会),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极大推动了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把牢正确方向引领改革。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一路蹄疾步稳、勇毅笃行,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这表明,党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方面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
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协调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谋划发展思路、擘画重大战略、推出重大举措,敢于作为、善作善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擘画,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部署,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勾勒出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逻辑一脉相承、理论逻辑相互支撑、实践逻辑环环相扣,系统集成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对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二十大着眼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对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作出了前瞻性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精心部署、周密安排,使得全面深化改革经历了前期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深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新的历史方位上,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制度目标,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深化改革的分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做任何工作,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进入新时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在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时,抓住重点,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会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既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又强调突出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具体领域改革的重点也有不同。全会提出六个“紧紧围绕”,即: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分别指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反映了各领域改革的要求。在突出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同时,也兼顾其他,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各方面,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是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把握改革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在推进改革中,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准确把握各方利益的交汇点和结合点,注意政策的差异化实施,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正是因为始终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全面深化改革才势如破竹、取得显著成效。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还更加注重改革和法治同步推进、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发挥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确保各项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将改革推向前进。我们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社会形成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事业发展没有止境,深化改革没有穷期。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前进道路上,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来源:《经济日报》,2024-06-20
作者:沈传亮,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以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社会活力
社会活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生不息、创新发展的生命力,犹如滋润万物的水流,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以改革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积聚发展能量,营造发展氛围,让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就是“搞活”,就是“松绑”,就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改革的数量级变化,带来的是活力的几何级增长。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打破了僵化的体制机制,“使中国真正活跃起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兴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重大改革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新时代以来,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激发了新时代发展的旺盛活力。新时代新征程,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把蕴藏于社会各种资源、各类组织、各个主体中的巨大活力解放出来,把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激发出来。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并不比发展时少,改革进程中解决了矛盾也积累了新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公平正义的需要与日俱增,利益关系的分化、变化也使不同群体对社会变革的走向产生不同的倾向和诉求。阻碍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人民群众反映的痛点、影响市场活力的堵点等制约和限制了社会活力。如何充分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是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尤其需要处理好的问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重点。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充分释放群众的首创精神、呵护好改革的原动力。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坚持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努力使改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意愿、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是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等基本问题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通过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风险规避机制,让企业或个人能够在创新这场“寂寞的长跑”中大胆试错,从而为未来赢得无限可能。另一方面,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真正通过市场机制来体现人才价值、给知识定价,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深化改革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聚焦促进公平竞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破除市场壁垒、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存在的卡点堵点问题,拿出务实管用的举措,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改革是释放社会活力的“总阀门”,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总开关”。踏上新征程,我们要继续用改革打破条条框框,拆除篱笆围栏,让全社会活力竞相迸发。
来源:《学习时报》,2024-06-24
作者:李志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解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道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解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道题,要把握好拿出勇气、把准方向和用好方法这三个解题要点。
(一)
从发展的客观条件看。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之一,这是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临的客观条件。人口规模巨大是我们发展的优势与红利,有利于形成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也为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提供了充足的回旋余地;人口受教育水平、总体素质大幅提升,可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同时,人口规模巨大也对我们的发展形成了考验与挑战。收入分配、就业、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直接关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人民群众需求面临的压力会成倍放大,解决起来十分不易。
从事物发展的规律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世界排名前五的经济体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印度。中国位居世界第二,后面几位和我们的差距很明显。过去我们是“长个子”,现在要“塑体形”“强体魄”,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需要拿出格外的勇气、付出格外的努力。
从改革面临的任务看。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时强调,“改革道路上仍面临着很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思想观念的束缚、利益固化的藩篱、体制机制的弊端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等等,都是亟须啃下的“硬骨头”。拿空气质量的治理为例,抱怨雾霾,只需要情绪就行了;但治理雾霾,需要的是巨大勇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下大力气进行大气环境治理,调整原有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跟进,就业疏导到位,雾霾问题才得到解决。我们成功实现“天空更蓝”历史性成就的背后,最重要的是要有破解难题的勇气。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需要领导干部有胆有识、有勇有谋。既有主观态度,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又有客观本领,运用正确方法论,撸起袖子加油干,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二)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这个方向是大方向,是根本方向。要练就“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政治定力,关键在于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上搞清楚这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传承下来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契合;是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深重苦难中探索出来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是从我们党百年接续奋斗中创造出来的,过去我们没有因为“中国崩溃论”而崩溃,现在我们也不会因为“中国见顶论”而见顶。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具体方向是站在人民立场上,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之江新语》中,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做过一个生动比喻:“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奔着问题去的,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改革的人民立场体现在具体工作中的观点和方法,比如,想群众实际,看群众期待,给群众提供服务和群众需求要匹配,否则“干部忙出一身汗,群众就是不点赞”;再比如,聚群众力量,民主和民生相结合,才能赢得民心;还比如,让群众满意,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可能有千条万条,但让群众受益和满意是第一条。
大方向和具体方向是统一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棵大树上,必然结出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果实。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体现在站稳人民立场,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只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定会基业长青。
(三)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在全面,重在紧紧扭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牛鼻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一对很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强调的是分析事物时,既不能“一叶障目,不及其余”、过于片面,又要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而应当既善于全面看问题,又善于抓重点和主流。先说“全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和协同性,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再说“重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抓住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其他各方面改革提供强大推动力,带动其他各个方面改革相应推进。还有“着力点”。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着力点,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的“立”,“破”传统发展方式之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同时吸收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有益经验。在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对矛盾关系时,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只讲发展的普遍性而否定特殊性,结果导致简单照抄照搬甚至走了邪路;另一种是只讲发展的特殊性而忽视普遍性,结果导致“躲进小楼成一统”、搞自我封闭。必须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一方面,现代化在不同国家具有特殊的规定性的一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居于首位。全面深化改革,为的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变。另一方面,现代化发展也有普遍的规定性的一面。比如,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了工业革命、产业革命,还正在引领数字革命,站稳了现代化发展众多动力因素的中心位置。新一轮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为我们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外部环境日趋收紧、一些西方国家在科技领域筑起“小院高墙”的情况下,我们更要抓住机遇、攻坚最重要的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既抓部署,更抓落实。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部署,重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制定行动计划;落实,重在执行计划以便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从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观中悟出了不少哲理,他指出,“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就什么也别想做,什么也做不成。但仅有勇气还是不够。一滴滴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也是在宁德期间,他提出“行动至上”的理念,并转换为广大干部的实践,推动闽东地区摆脱了贫困。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实干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实干、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战略和规划的落实,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来源:《学习时报》,2024-06-19
作者:孙晓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馆长、教授
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设计整体推进改革的新时代。梳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总结其时代特点和经验启示,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展现鲜明时代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呈现出不同于既往的特点。
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一个多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党的十九大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谋划领导改革工作,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凝聚众智,汇聚各方力量,蹄疾步稳。同时,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既不能照搬本本,也不能照搬他国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高度重视顶层设计,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协调性;另一方面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广。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有利于不断破解阻碍发展的痛点和堵点,在持续解决问题中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改革进入深水区,各项改革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六个紧紧围绕”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突出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经济建设依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深化各领域改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了18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涵盖依法治国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积极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及时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对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及时修改和废止。十多年来,通过不断完善各方面制度法规,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沿着法治轨道稳步推进。
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不断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大力发展数字贸易。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位,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多点突破纵深推进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判断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从2012年的53.9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6.1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从2012年的11.4%上升到约18%,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经过十多年改革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新境界。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开展,基层民主积极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升,超过78.2岁;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24127元和8389元提高到2023年的51821元和21691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扎实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新时代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取得新进展。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
总结经验坚定方向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同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准确把握的原则和方向,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中央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和基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二是坚持正确方向。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三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带动全局,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既要解决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要解决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突出的个性问题;既立足于解决当下问题,也着眼于长远,推动相关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始终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协调,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汲取创新智慧,更好把握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
来源:《经济日报》,2024-06-19
作者:赵振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随后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为党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这一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明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
对中华民族“家国天下”传统理念的创造性传承。“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统一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我们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势,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民族工作新局面,创造性传承了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中华传统。
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的解决,必须服从于、服务于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即“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的“真正的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体”的理念与我们党关于“中华民族”的观点主张结合起来,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调动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积极性、创造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则
深入理解“四个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这“四个必然要求”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深刻揭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旨在通过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切实把握“四对关系”。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正确把握“四对关系”,即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其中,共同性是主导,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首位,各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的具体利益;各民族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物质和精神相辅相成,要赋予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五个认同”中,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所强调的是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基础。祖国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化表现,以民族、宗教、地区等为由的任何形式的分裂主义都与之相悖。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塑造出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同时也呈现出各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政治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是全国各族人民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意志。
扎实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点任务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夯实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自身独特的历史,解析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不能套用西方那一套民族理论。”我们必须坚持“两个结合”,不断优化学科设置,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推出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支撑。
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夯实文化基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面向各族群众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振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的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夯实社会基础。中华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将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使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自然交融。要推动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中凝聚人心。
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夯实制度基础。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维护宪法权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依法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增强各族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参与国家治理的自豪感,增强社会发展凝聚力。
有效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夯实安全基础。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坚决与错误观点作斗争。建立健全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工作机制,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暴恐、分裂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来源:《解放军报》,2024-06-21
作者:褚松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引擎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改革与发展任务,而是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用系统的、逻辑的理念去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机制与机理,有助于加快实现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世界工业革命实践的历史表明,功能完善的市场机制、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优渥土壤与动力引擎,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技术革命性突破大都发生在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打破了旧生产力格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先进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商品要素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推动产业分工和国际国内市场的拓展。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推进器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作为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从信息提供、供求引导、激励机制、收入分配等诸多方面拉动或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主要表现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三个方面: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引导新技术突破。“需求引致创新”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一种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受市场需求引导和制约。超大规模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为新技术突破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有利于降低创新风险,分摊研发成本和产业化成本,提高创新的预期收益,而且通过影响市场结构、改善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制度环境,对创新者的创新行为和研发投入强度提供巨大的利益激励,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持续动力。比如,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电学理论和电机制造技术起源于英国和德国,但是电机的完善和电力的大规模应用却是由美国完成的,美国通过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迅速完成了工业化,并一举超越英、德等欧洲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再比如,中国高铁、电商、电力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凭借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巨大内需潜力,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赶超之路。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用现代生产函数的形式看,新质生产力是目标函数,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则是决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变量。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一方面有助于畅通要素跨行业、跨区域流动,改善要素供给结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数据等高端要素;另一方面有助于强化要素市场之间的深层互动与协同创新,促进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加快催生新质生产力。比如,在人才市场消除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与处置权、收益权之间的制度性分割,有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资本市场落实好区域性股权市场与新三板、北交所的转板联通机制,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机联系,有助于强化资本市场在技术创新中的催化和增值作用;在技术市场建立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网络平台,推广技术成果市场化定价机制,有助于构建转化有力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超大规模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所带来的规模经济、网络经济效应,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等提供市场应用场景,且更容易形成和维持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紧密衔接的产业分工体系,促使相关行业、企业拥有效率优势、成本优势,从加工制造逐步向研发、设计、标准、品牌、供应链管理等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融入全球产业循环。比如,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在全球化驱动的产业分工的大背景下,美国基于其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变革、产业转移等方式持续获得产品的高附加值,成功实现竞争优势的动态演化,在世界范围内加强了领先地位。
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的物质技术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提高市场运行效率,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市场资源优势,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作为高质量供给的主要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和引领性,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举措,其创造和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以打破时空界限,有助于市场循环畅通。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场景之一就是新型基础设施。加速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缩短地区间的时空差异,凸显网络效应,提高市场交易效率,进而降低自然性市场分割和技术性市场分割。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火车、蒸汽轮船的发明和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汽车、飞机、高速铁路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以及电话、无线电报等通讯技术的飞跃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加速了人员和货物的流动速度和效率,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二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以打破市场垄断,有助于市场结构优化。熊彼特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进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即现有要素资源的“重新组合”。以技术变革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可以作为生产要素扩展型技术,通过替代、优化和协同等相互作用关系形成生产要素的新配置组合和结构,产生网络效应和倍增效应,增加要素边际产出,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内生动力。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这必然打破旧生产力格局。比如,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在市场中广泛应用,不仅表现为增长效应,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市场资源固化、资源配置分散、企业生产产品同质和碎片化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运行效率。
三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以释放市场潜力,有助于市场规模扩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借助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实现生产效率提升,而生产效率提升伴随着购买力的增加,进而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张,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熊彼特将创新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类型: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工艺)、新的供应源、开辟新市场、新的企业组织方式。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新产品和新市场创造和引领新需求,不仅为社会创造了许多新的行业和岗位,增加劳动收入份额,刺激居民消费,而且为人类提供了新种类的商品和服务,带来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极大转变,释放大量消费潜力,实现市场规模的扩张。
供需双向发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策略选择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这一规律性认识,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需求侧看,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首先要加快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初次分配在讲效率的同时也要讲公平,形成劳动生产力提升与工资福利提升自动挂钩的机制,尤其是要在生产领域形成公平准入和竞争的环境,不断提高居民经营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再分配机制的改革要注重利用好各种调节手段,既能抑制收入分配过于悬殊的趋势,又能调整和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其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一方面,通过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提供必要的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减少对居民需求的“挤出效应”。
从供给侧看,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新供给、新效益和新空间,是未来发展的根本趋势。首先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次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指引,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加大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财税金融支持。
来源:www.rmlt.com.cn ,2024-06-19 16:43
作者:刘志彪,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
孔令池,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
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关系,指明了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和实践路径,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大力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一、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通起来,努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绿色生产力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绿色生产力就是要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质量“高不高”,追求绿色发展繁荣。
绿色生产力符合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新质生产力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绿色生产力由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及模式创新催生形成,包括以新能源、新材料等减污降碳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与传统产业相融合为代表的新业态,以高附加值绿色环保产业和绿色消费为代表的新服务,及其形成的聚合体。发展绿色生产力就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发力,努力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近年来,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图为2023年2月23日晚,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两河口镇云台荒村拍摄的风力发电机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郑家裕/摄
绿色生产力蕴含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从绿色低碳领域看,绿色低碳技术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动力之一,动力电池、光伏电池、风力涡轮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显著标识;资源环境创新性配置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环节之一,碳排放权交易等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创新发展,正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激励市场主体技术创新;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传统产业的绿色低碳改造和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壮大中,新质生产力发展迸发出勃勃生机。
二、准确把握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重大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发展绿色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与时俱进。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如肥沃的土地、鱼产丰富的江河湖海等,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发展绿色生产力,指明了实现发展与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径,将指引我们突破旧有发展思维、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发展绿色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高质量发展是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对投资和工业产品存在集中、普遍、大规模需求,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粗放式发展特征,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温室气体高排放等突出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可以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发展绿色生产力是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仍居高位,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幅度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助于推动污染物和碳排放大幅下降,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各地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图为2023年11月30日,在首届链博会绿色农业链展区,参观者在展台前了解种子研发情况。当日,这里聚焦农业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关键技术及产品,重点展示种子研发、智慧农业应用、现代智能化农机设备和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加工品,并配套展示农业相关的金融、物流等服务,为观众展现出一幅共创绿色农业未来的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
发展绿色生产力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贡献。当前,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速重构,呈现多元化、区域化、绿色化、数字化加速发展态势,围绕科技制高点的争夺日趋激烈,同时全球环境治理形势更趋复杂,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政治化趋势增强。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产业不断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有助于积极争取国际绿色低碳竞争主动权,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为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新时代以来绿色生产力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增强全党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国绿色生产力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们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不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新时代以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6.8%,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55.3%,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增长到17.7%,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2.9%,超过火电装机,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稳居世界第一,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过35%,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划定4万多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和清洁钢铁生产体系,全国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从近50万台降低到不足10万台,约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和4.2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发展绿色底色愈发靓丽。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创造了最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成功实践。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低到2023年的30微克/立方米,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89.4%,长江干流连续4年、黄河干流连续2年全线水质保持Ⅱ类,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如期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生态保护修复不断加强,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绿色低碳市场机制持续完善。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履约完成率超过99%。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由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组成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和碳定价机制初步形成。发挥环境保护税激励作用,对环境绩效好、污染排放少的企业给予减税优惠累计超过100亿元。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累计向金融机构推送229个EOD项目,已获授信2012亿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截至2023年底,中国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过30万亿元,同比增长达36.5%。
全球绿色低碳竞争优势彰显。绿色低碳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外贸发展的新动能。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超过全球一半,量产先进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5.5%,风电机组等关键零部件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70%以上,持续丰富全球绿色产品供给。同时,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推动达成了历史性的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并付诸实施,推动《巴黎协定》达成,通过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等渠道,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中国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巨大贡献。
四、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绿色生产力加快发展
当前,我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赋能,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加快发展绿色生产力,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深化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减污降碳、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污染物治理、核安全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建设生态环境领域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创新平台。提高绿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绿色低碳科技领军企业常态化、前置性参与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决策咨询。加强数字赋能,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实施生态环境信息化工程,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依托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培养选拔创新人才和团队,完善差异化考核评价与激励制度,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机制,构建与绿色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支撑体系。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升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深化源头预防体系改革,为优化生产力布局提供绿色标尺。探索生态产业化开发模式,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因地制宜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加强项目环评服务保障,积极支持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严把环境准入关口,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支持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大力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扎实推进重大水电和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全面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加快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产业园区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大力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促进绿色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绿色生产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然要求。图为2024年4月4日,游客在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踏青赏花(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李华/摄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将扩大绿色产品供给能力作为推进绿色消费的重要着力点,构建绿色低碳产品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推进消费品绿色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持续加大绿色采购力度。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新能源设备为重点,推动港口、城市物流、工程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源以旧换新。加强资源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有序推进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产品设备及关键部件梯次利用,研究扩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制度覆盖范围,进一步延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培育一批绿色供应链主导企业,推广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技术、标准和认证,强化绿色供应链管理。持续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政策协同和部门联动。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稳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丰富碳市场交易品种、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推进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统筹协调信贷、债券、股票、基金、保险等不同绿色金融产品标准,深化环境信息披露改革,健全碳排放信息披露框架,建立精准金融支持政策。构建覆盖成本并合理盈利的污水和垃圾收费机制。发挥环保标准引领倒逼作用,推进新兴产业环保标准设立,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生态环境高标准体系服务绿色生产力供给。在可再生能源、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绿色消费、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现代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工程。
来源:www.qstheory.cn 2024-06-16
作者:孙金龙,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
黄润秋,生态环境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