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理论园地
张建龙 坚定不移改革创新 推动新时代党校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3-07
字号:[ ]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党校初心,就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抓好人才队伍这个关键,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兰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主动扛牢“为党育才、为党献策”重要使命,聚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树牢破立并举抓改革的决心,大力推进名师工程、内部岗位等级聘用等创新举措,因地制宜推出职称分类评聘、全员分层分类考核等改革实招,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党校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突出政治引领,锻造人才工作“新引擎”。加强党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思想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党校(行政学院)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以“不一般”的力度加强党校(行政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人才工作组织领导体系,锚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强化统筹指导、督促落实,常态化开展好人才工作座谈会,了解真实诉求,回应关心关切,有效打通人才工作的难点堵点,切实当好各类人才的“服务员”和“娘家人”。充分发挥教研部门人才聚集地和“孵化器”作用,主动践行“一线工作法”,加强教研部门人才管理服务工作,及时掌握各类教研人才思想动态,加强对人才的思想引领和人文关怀,加快推进教研人员行政工作量减负行动,积极用心解决各类人才在工作生活中的“烦心事”,真正把人才凝聚到党校(行政学院)事业上来,引导他们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有力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注重夯基赋能,凝聚人才工作“新动能”。人才是党校(行政学院)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校要本着对党的干部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下大气力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党校人才队伍”。大力践行人才强校战略,紧扣“教研咨”主责主业,扎实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四篇文章。大力“引”。围绕争创西部地区一流党校和学科建设的目标,加强人才需求专项调研,优化制定人才需求计划。连续5年争取到招录硕士研究生起点参公人员的招录名额,积极参加赴外“组团式”引才、面向“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毕业生引才和兰大专场引才活动。抢抓强省会政策导向,加大争取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保障和“柔性引才”力度,探索通过绿色通道,吸引更多符合党校教学要求的优秀人才选择党校。实践“育”。逐步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特点,全方位、多角度谋划培养人才,通过试岗锻炼、以老带新、跟班培养等模式,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涌现了省委专家宣讲团成员、“陇原青年英才”等一批教学名师,选育了一批中青年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出台教职工教育培训规划,探索开展全员性、兜底式轮训培训,有序推进挂职锻炼、课题联合调研、轮岗交流等工作,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各类人才综合素养。用情“留”。坚持严管厚爱,注重用心用情,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精准务实的人才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名师工程”、内部岗位等级聘用工作,积极向上申报人才表彰激励,推荐教师作为党代表、人大代表等候选人人选,切实提高人才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归属感。特别是率先在全省落地实施了市(州)党校系统“名师工程”,相关经验被《甘肃日报》和省委党校报道并推广。积极“用”。积极打造人才事业发展平台,深化用好职称评聘政策,打破唯资历论,坚持唯才是举,把符合破格晋升副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推荐上去,激发人才引领学科建设发展,让优秀人才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最大的价值,切实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探索党校与其他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的力度,畅通人才双向交流渠道。

优化管理机制,营造人才工作“新环境”。坚持统筹兼顾、系统推进,将人才工作与发展战略、学科规划等各方面工作统筹起来,变“管理者”为“服务者”,营造有利于唯才是举、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制度环境。落实政策激励保障。会同组织、编办、人社等部门,在编制使用、职称评聘等方面争取政策倾斜,将党校教师纳入各级人才政策支持范畴。积极落实陇原人才服务卡申领,加强人才住房补贴、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支持政策落地见效。强化落实教学、科研、咨政等方面奖励制度,对高水平论文和高质量资政报告给予物质奖励,调动教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持续深化新时代人才工作、党校教育培训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的研究把握,健全完善人才管理服务制度体系建设,自觉主动推进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管理服务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教育培训、挂职锻炼、名师工作管理等制度出台,优化调整专业技术人员内部岗位等级聘用办法评选条件,真正推出一批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同步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深入调研人才招引、培育、使用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精准对接满足人才需求,确保各类人才政策可落地、好落地、快落地。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人事科四级主任科员  本文刊登在《兰州日报》2025年2月27日理论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