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翻开百年党史和党校发展史,党校始终与党的事业,与党和国家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决策,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生动诠释了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重要方面军的角色定位,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承担好、践行好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是党校在新征程中的责任与使命,也是实现科研咨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出党校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的同时,也为这一根本原则下党校“为党献策”具体工作提出了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要求,提出“要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等方面推出高质量成果”。作为地方党校,作为干部学院,必须在紧紧坚持这一要求的同时,应注意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提升新型智库建设的质量和现代化水平。
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
做好党的理论研究工作,就是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科优势,增强理论创新的自觉性,认真研究宣传阐释党的思想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学理基础、实践导向、国际视野和历史经验等方面,充分阐释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重大判断、历史地位和实践意义,努力形成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学理性的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以扎实的理论研究回答时代课题、阐述中国实践。兰州市委党校将不断总结实践,注重宏观视野,提高研究宣传的政治站位;深化学理探讨,提高研究宣传的理论品质;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研究宣传的实践效果;加强团队建设,提高研究宣传的整体质量,拿出“拳头产品”,努力形成系列成果,把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好、宣传贯彻好。
积极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把党校列为“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根本上就是要求党校要充分展现“为党献策”的独特地位和作为。党校要聚焦党委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围绕中心工作、针对社会热点难点堵点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始终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既要从理论上建言,也要在实践上献策。精准发现问题,深入基层了解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从兰州市委党校的角度来看,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强省会行动、1139工作部署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兰州实践等重大问题,加强科研资政研究,不断提高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的决策咨询水平。
持续推进新型智库建设
充分拓展和利用系统内外的一切“智力资源”,包括现有各类科研创新平台、跨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团队等,积极承接省级平台开放红利,持续加强与实际工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内部培养建设问题意识强烈、专业知识扎实的高水平资政研究人才梯队的基础上,通过“特聘研究员”“专家工作室”等形式,积极引入“外脑”,充实高端智库队伍,推动智库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互动合作,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新型智库发展格局。同时,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的“教研咨”三位一体运行机制,教学、科研、咨政等部门要加强沟通、统筹协调、通力合作,鼓励学员参与党校为党献策的大局,把党校学员这一决策咨询富矿充分挖掘和使用好,以“两带来”问题为指引、开展课后专题座谈交流,促进学习和研究深度融合,推动学员的调研报告有效转化为智库成果。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并在多个场合作出重要指示,为党校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处理好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的关系,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自觉向群众、向基层、向实践学习,做好真实情况的调查摸底,总结发现真实问题;也要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细致深入的研究,将调查得到的感性印象深化为理性认识,全面准确把握客观规律,从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进一步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为党和政府提供更高质量的决策服务。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党校科研工作要抓住人才队伍这一关键要素,将教研人员队伍建设置于核心,制定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注重将教师自我实现与科研工作提质增效、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有机结合。注重发挥学科优势,充分整合校院人力资源,建立跨学科、复合型的高水平研究团队。一方面,用好资深教师理论基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等强项,发挥传帮带作用;另一方面,善用年轻教师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等优势,为科研工作注入新鲜活力。通过制度化的培训平台、专业化的能力培训、团队化的运作机制,加强拔尖人才、学术领军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创精品、出特色,引导教研人员更好地将学术成果转化为资政成果。同时,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党校科研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立党校特色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
要健全优秀成果评奖制度、为党献策优秀人才表彰制度,对产生重要影响的优秀科研咨询成果给予鼓励和奖励,将其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优秀科研、咨询成果推介平台,加大宣传、汇集、资助出版的力度。建立稳定的智库建设经费制度,拓宽智库经费筹措渠道,探索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规范资金使用,加大对重点学科、重点项目、交叉学科和前沿领域的投入。探索建立智力报偿奖励、专项经费支持等制度,形成有效激励,引导鼓励教职工、学员踊跃参与智库研究工作。
初心不改,砥砺前行。兰州市委党校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积极学习研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科研资政工作走深走实,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兰州篇章作出党校担当、贡献党校力量。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 本文刊登在《兰州日报》2025年2月27日理论版。